中国传统节日
龙抬头,中国传统节日,农历二月二,
又称春耕节、农事节、青龙节、春龙节等,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。
“龙”是指二十八宿中的东方苍龙七宿星象,
每到仲春卯月之初,“龙角星”就从东方地平线上升起,故称“龙抬头”。
传说龙能行云布雨、消灾降福,象征祥瑞,
所以以各种与龙相关的民俗活动来祈求平安和丰收
就成为全国各地的一种习俗也寄托了人们美好的愿望与向往。
祈福纳祥
“龙抬头”是中国古代农耕文化对于节令的反映,
标示着阳气自地底而出,春雷乍动、雨水增多、
气温回升、万物生机盎然,春耕由此开始;
也意味着结束冬眠、万物复苏、昂首挺胸,扬眉吐气的意思。
故自古以来,人们把二月二这天,作为了一个辞旧迎新、转来好运的日子。
一年之计在于春,用这一天去祈愿一年的好运气。
在这个不寻常的春天里,
我们也祈福这一天龙抬头的日子给人们带来风调雨顺国泰民安,早日结束疫情。
庚子年百病尽除,平安健康,恢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。
让我们共同祈福!
节日习俗
二月二,剃龙头
在我国北方不少地方,二月二有“剃龙头”的民俗,
寓意借龙抬头的吉时,保佑孩童健康成长,长大后出人头地;
成年人理发,有辞旧迎新的意思,希望能给自己带来好运,新的一年顺顺利利。
特殊时期,虽然人人都不一定能理上发,
但是在家洗洗头,去去尘,也有同样的寓意和效果。
也希望能洗去长期在家的疲顿,以崭新的面貌迎接新的一天。
二月二,吃龙食
“二月二”的节日食物很丰富,几乎都与“龙”字相关。
《燕京岁时记》记载,“是日食饼者谓之龙鳞饼,食面者谓之龙须面。”
民间饮食也多以龙为名,这一天,要吃“龙须面”。
为取吉利,吃水饺叫吃“龙耳”,吃米饭叫吃“龙子”,
吃馄饨叫吃“龙牙”,蒸饼也在面上做出龙鳞状来,称“龙鳞饼”。
二月二,新开始
其实,二月二龙抬头也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大节日,
它是新的开始,也是过年的正式结束。
“龙抬头”,好兆头,煦暖的和风吹来大地一片生机。
在充满希望的春天里,振奋精神,
希望庚子年未来的日子能充满快乐和幸福。
待我们打败病毒,抬起“龙头”,每个人都能徜徉在暖人的春和之景中!
节日寄语
二月二本来是一个踏青郊游的好日子,
可是,因为肺炎疫情,我们还需要待在家里,再等些时日。
可喜的是,全国各地的疫情态势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,许多地方出现了零增长。
这个2020年,过得着实有些艰难。
一切终章,皆是序曲。今天是二月二,龙抬头,不如我们从头开始。
愿山河无恙,从头开始,万物向阳。